线性体系的巨大危害:每一学段都是下一学段的“预科教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9-07-19 18:10:46  阅读:1028

精彩导读

我们需要建立更加开放的教育体系来打破教育的“线性”。在这个体系中,考试和分数不是唯一的尺度,已有的答案不是单一的学习追求,学生们可以质疑已有的知识,掌握为这个世界给出更好答案的能力。

作者:柴纯青,21世纪教育研究院学术委员,《中小学管理》杂志社社长,主要研究领域:民办教育、学校管理。

一位朋友曾讲述他儿子的上学故事:某次考试的一个题目是根据所给的材料,发表自己的看法。试卷发下来以后,孩子发现自己一分未得;于是不服气,和老师争论起来。老师说因为他写的不是标准答案。孩子反问:您只是让我们发表自己的看法,怎么还有标准答案?师生为此僵持了一个月之久。最后,孩子认识到自己还要与老师长期共处,就主动妥协了。对此,我的朋友感慨地说:孩子的妥协就是教育的悲哀。

由此事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预期是:学生从材料出发,沿着一条被规定好的线路,得出标准答案。这是典型的线性设计,表现为直线的、单维度的且缺乏变化的基本结构。因此,孩子其实不仅仅是向老师妥协,而且是向其学习生活中无所不在的“线性”妥协。这种线性的危害,我的孩子遇到过,《收获》杂志主编叶开的女儿遇到过,相信很多孩子都遇到过。

我们的教育其实一直在向线性妥协。而最大的妥协,莫过于向单一的升学目标的妥协。肯•罗宾逊爵士在TED的演讲中曾批判过“大学起源于幼儿园”的现象─个体从幼儿园开始,就在一个轨道上前进,每做对一件事,就会向后半生想要的生活接近一步。

因此,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大人们就开始为他们选择“好幼儿园”,继而上“好小学”、“好中学”,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上大学,而且是“好大学”。而对“好”的判断标准,往往只是分数和升学率。

这是一个巨大的线性体系,我们都被笼罩其中。

它制造的一个最大的危害,就是让每一个学段都失去了自己的独立价值,每一个学段都是为下一个学段做准备的,每一个学段都是下一个学段的“预科教育”。在这种线性体系中,每一个人都是被规定的,都在流水线上运转,不管你是否愿意,你都将可能远离自己内在的天赋,在这个流水线上,你都可能不再是你自己。

其实,稍有点教育常识的人都知道,学生每一个年龄段、每一个学段的生活都有其独立价值,其学习的价值是附着在生命本体成长的规律中,而不是依附在另一学段中;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的过程,就是让每一个生命确认自己属于独立主体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生命主体能够获得愉快的体验、经历以及应有的滋养,从而能够生存,能够主动地认识和发展自己,而不是被动地对付生活。

在这个线性体制下,我们的家长也变得急功近利。我们常常听到家长这样责备孩子:“你这样以后怎么办?”、“你应该成为那样的人”……有一篇文章说:“孩子不是未来的大人”,而线性教育体系的要求则恰恰相反:孩子应该“becoming”将来的成人,而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being”。

90后的孩子们相互转发的一条微信是这样说的:“‘你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什么意思,难道我以后就不能成为我自己了吗’?”当我看到这句话时,简直被“击中”了:家长或者成人们的经验,只是成人自己的经验,我们用成人的经验以及基于这些经验建立的对孩子的期待,跟孩子的未来相关几何?尤其是当这个世界的变化如此日新月异的时候,未来将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我们成人应该学会,不要用自己已建立的线性模式约束孩子,而是将未来交给孩子们自己。

回到学校系统内,这种线性表现得尤为明显。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形态高度结构化,从备课到上课,从导入到讲解、提问、练习,无一不是精心设计的。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也往往以上述环节是否完整为标准。教师没有多少专业自主的空间。还必须“制住”那些最“不安分”的学生。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也必须按既定的规则进行,稍有“出格”,便可能被贴上某种标签。我认识的一个孩子无奈地写道:“你只要做错了一件事,就意味着你一无是处,而且一直是。”

其实我们都清楚,客观真实的世界本来就是非线性的,人类的大脑神经系统更是非线性的,不断的质疑与批判更符合人类的生理结构,也更可能对世界的改进有真正的助益。波普尔在《猜想与反驳》中写下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能够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而这正是儿童成长的一种必不可少的体验。但在线性状态下,这种体验被剥夺了。

如果我们认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的话,那么我们就需要建立更加开放的教育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考试和分数不是唯一的尺度,已有的答案不是单一的学习追求,学生们可以质疑已有的知识,掌握为这个世界给出更好答案的能力。

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破除线性思维对教育体系的束缚。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