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与“虚化”: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新动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9-07-19 18:11:32  阅读:9469

精彩导读

 

第五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创新”主题分论坛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陈如平围绕“中小学课程改革动向”进行解读。

 

 

陈如平 研究员/博士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

 

 

课程的基本定位

 

 

很多人认为课程是学校的第一要素,我更多的是把课程看作是学校众多要素中的核心要素。

 

在我们国家以及教育部的文件当中,对课程有一个非常基本的定义,“课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教育工作的核心,教学活动的依据,以及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所以学校的工作,包括课程建设、课程改革,都必须通过“课程”这一重要的环节才能落地。

 

关于对人的全面发展这一要求,教育方针对于时代新人以及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以及我们提出来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等等诸多的关于发展的要求,都必须要通过课程这个环节来进行落实。此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发展,众多的教育内容也必须通过课程这个环节予以落实。

 

 

回望原点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这个纲要,大家可能认为时间已久,记忆慢慢淡化,但是今天我站在这里谈中小学课程改革动向时,还是要提醒各位注意一定要“回归原点”。

 

今天早上我还专门看了一下这个文件,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写在整个纲要有一段话:“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教育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

 

这段文字非常精炼,给十多年来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框定了一个大的范围,也明确了它的方向、具体改革的一些内容。我们今天的主题或者回顾国家课程改革这十多年来走过的历程,以及面向未来谈谈将来还可能会出现的课程改革的一些新动向,我想都需要从这个原点来认真的进行检讨、反思、设计。

 

 

解读“两个体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2001年启动试点,2004年学校延伸,2010年总结推进,2011年初步完善,义务段课标修订,实验其结束,2014年综合深化“五个统筹”,去年开始我们对高中的目标以及相关教材又作了修订。在这些过程当中,其实我说我们有很多的收获,也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也总结了不少经验,但与此同时也有诸多的经验教训,据此来提出下一步发展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示意图

 

今年的9月10号,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给我们教育的发展、教育的改革提出了一些新的任务、新的要求,对于课程改革下一步怎么走同样也提出了一些要求。尤其是他提出的“两个体系”的命题。

 

总书记讲话中明确指出,“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两个体系”建设要求,落到学校层面最关键的就是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实施。

 

其实这“两个体系”的要求,我个人体会他谈了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课改要有一个特定的目标。即围绕着立德树人来展开,这是课改的基本需要,也是课改要达成的最终目标。

 

二是课改的推进,不只是碎片化点状式的推进方法,更多要强调体系的建设,在这个体系建设中既有内容,又有我们的手段方式,当然还有评价以及管理的问题。

 

三是我们要围绕着立德树人,凡是不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种种问题、种种矛盾、种种困难都要坚决予以改正。我想这“两个体系”的要求最为关键的,我个人理解落到学校层面,关键就在于学校课程的体系设计和实施的问题。

 

 

学校课程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我们在研究当中发现,学校课程建设还存在诸多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言下之意也就意味着课改继续往前走,由此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新的动向。

 

第一个问题,缺乏价值引领。没有充分反映学校的文化传统,与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脱节,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相差甚远,课程改革“为了谁”语焉不详。一直在实践当中出现了为课程而课程,为特色课程而去追求特色,而忽略了课程建设本身的价值、目的和意义。

 

第二个突出问题,缺乏体系构建。碎片化、点状式的现象比较严重。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课程之间在推进过程中缺乏内在的联系,其逻辑关系也不是很清晰。许多学校追求校本课程开发就只追求数量,而忽略了整体的架构,尤其忽略了围绕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目标,缺乏一个整体的架构。

 

第三个突出问题,缺乏课程整合。学科化的倾向过于突出。《纲要》提出的“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并没有落实到位。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也做了一些梳理总结,尤其基于学校层面课程改革的一些经验做法,可以大概描述出这十种课改的动向。

 

这十个新的动向概括起来其实分为两种,一种是物化,一种是虚化。

 

所谓物化,即在课程的实体化、课程的激励化,课程的物理化上做文章更多。作为虚化而言主要在课程的方式、课程具体实施的形态上做一些文章。

 

 

中小学课改的10个新动向

 

 

1、课程的体系化

 

这主要是针对课程的碎片化、课程的点状式、分散式的做法提出来的。

 

课程体系,即学校课程按照门类、层次顺序排列形成的整体结构,是课程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从其意义上来看,课程体系是否合理、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问题。

 

课程体系化当中尤其要注意价值取向的问题,我们要有高位的价值来引领整个课程体系建设,我们要把此作为整个课程体系建设的一个关键问题。我们应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课程体系建设的出发者和落脚点。站在“整体育人”的高度来构建学校课程体系。

 

在实践当中,我们也逐渐总结了学校课程体系设计的“三化”路径,便于学校做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操作。

 

 

学校课程体系设计的“三化”路径

 

第一化是教育内容“课程化”,试图把适合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交往的各方面内容按照课程的要素、按照课程的规则,按照课程所形成的步骤程序变为课程。

 

第二,要把核心素养“校本化”。这要求将国家的教育方针中对人的要求,素质教育中提出来的三个重点培养内容,以及核心素养里所涵盖的内容,据此来设计学校各自的育人目标。根据这个育人目标再确定课程的内容和目标,来设计整个课程体系。

 

第三,即课程结构“体系化”。

 

在实践当中,我们设计了学校课程体系的步骤。

 

 

学校课程体系的设计步骤

 

整个步骤实际上分为两块,一块要提炼总结学校的育人目标,一块是学校的课程体系本体。

 

在体系当中要考虑到课程的目标、课程的内容结构、课程设置以及具体实施的途径等等。在整个课程的流程过程中,同时还要考虑到课程的管理问题以及课程的目标问题,在学校围绕着育人目标设计来完成学校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然后将育人目标转化为课程目标,又围绕着课程目标来做相关的课程内容设计、结构体系设计,通过这两项工作来完成学校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

 

2、课程的综合化。

 

课程的综合化是响应2001年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里面对于课程结构的一些问题。《纲要》提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总和课程,以适应不用的确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纲要》里同时还谈到了迄今为止我们依然在遵循的基本原则,即“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在这个框架中,横跨着小学、初中、高中,同时也呈现出课程综合化的总体思路。

 

课程综合化,就是强调各个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和一致性,避免过早地过分地强调各个领域的区别和界限,从而防止各个领域之间彼此鼓励、相互重复或脱节的隔离状态的一种课程设计思想和原则。

 

3、跨学科整合

 

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多学科不是跨学科。所以在跨学科整合当中都是有一些特定的内涵、特定的规则和特定的要求。

 

跨学科要以现实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为依托;跨学科要以学科为依托,但要超单学科研究的视野,关注复杂问题或课题的全面认识与解决;跨学科要有明确的、整合的研究方法与思维模式;跨学科还旨在推动新认知、新产品的出现,鼓励在跨学科基础上完成创新与创造。

 

美国国家科学院专门指出:不是仅仅把两门学科黏在一起创造一个新产品,而是思想和方法的整合、综合,那就是真正的跨学科。

 

例如STEM课程,并不是把几个学科粘在一起就叫STEM了,其中有个很核心的思想——“工程意识”,利用现有学科知识解决一些综合问题,这是STEM的核心要素所在。我想在我们的课程推进过程中,对于一些创新学科的内在东西还在做进一步的探讨。

 

在实践过程中,有些学校推进跨学科教研活动,即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师组成大小不一的灵活的教学研究组,形成新的伙伴关系,围绕某一特定的教学主题进行集体备课、听课和课后反思研究。

 

在跨学科教研活动中,各学科教师不再是泾渭分明,而是相互融合,在对话和交流中提高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跨领域/跨界学习

 

我想这也是一个非常崭新和全新的学习思路,这涉及到跨行业、跨领域、跨文化,甚至跨时空。

 

具有这种扩张眼界、激发灵感、挖掘潜力、提高能力的特征,当然跨界学习更多的强调我们根据学习主题,整合学习资源,采用多种学习方式,以求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5、项目化学习

 

对于这个话题想必大家也是非常熟悉,我就不再展开,简单提一点。

 

学科项目化学习的两类任务:一是基于课程标准中的关键能力或概念,二是向创造性、批判性思维、探究与问题解决、合作等重要的跨学科素养。

 

6、学科课程基地化

 

尤其在江苏省,全省在高中领域设置了诸多的高中学科基地,来落实“物化课程”或者“课程物化”的课改理念。

 

基地建设旨在充分发挥各学校的学科优势,围绕建设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规范高效地开展课程教学、打造引领课程教学改革的品牌学科。

 

7、功能教室主题化

 

实践当中大家推崇功能教室主题化,即按教育主题或学科主题,确定功能教室的定位,并围绕主题布置设计和配置相关设施设备。甚至把老师做成工作室来推进,这也是比较实体化的做法。

 

8、学习空间场馆化

 

原来单一的教室是教室、功能室是功能室,这种单一的功能而凸显学习的功能。将学校中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环境学习化,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做法。

 

比如北京朝阳第二实验小学就提出了“五馆课程”,用了五个大连廊来设置博物馆课程、艺术馆课程、科技馆课程、图书馆课程、体育馆课程,但同时又是按照课程的计划逐步落实的。

 

9、特色课程博物馆化

 

如北京的十一学校,把校史馆升格为博物馆,将突出学生的活动主题,将研究、典藏、陈列、展出等各种要素结合在一起,来发挥综合育人、实践育人的效果。

 

还有成都万春小学,建立了剪纸博物馆,将这些年来所形成的各方面特征资源结合起来,利用了现有空间资料博物馆化,这个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

 

 

北京十一学校

 

10、校长课程乡土化

 

利用本土的历史、文化、风光、民俗、政治、经济、地貌等作为课程资源,来设计开发、推进校本课程实施。

 

这些课程资源表现为浅显易懂、浮于表面,并不是高深末错、捉摸不定,呈现灵活的乡土气息,同时为彰显课程特色文化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